我最近看到了一段直播采访视频,里面于谦老师在自己的“私家动物园”里,养了20只猴子、30只狗、80只猫,甚至还有100多匹马和其他各种小动物。看着那片充满生命的天地,老师笑着说:“养动物会得到福报!”这句话让我深思,看来于谦老师真的是发自内心地爱护这些小生命,他对动物的那份真心,显而易见。
这段视频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段往事。那是在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动物的文章,并且要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大多数同学都写了些常规的题目,比如《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我爱小熊》等等。可我当时脑洞大开,写了一篇题目叫《做人不如做狗》的作文。
一看到标题,老师就气得脸色都变了,把我叫到办公室,严厉地问我:“怎么能写‘做人不如做狗’呢?你这篇作文太不合适了!”我当时还挺害怕的,心虚地问老师:“可是,您不是也说过要体现人与动物的友好吗?这狗在我家可比我还金贵呢。”我还小声地解释了一番,说家里的狗比我待遇好得多,每个月的狗粮都比我零食贵,吃得也比我好,甚至洗澡都比我更讲究,三天一次,洗完了还要吹干。我妈都宠它得不行。最后我写的结尾就是“我想做一条狗,不想做人了。”我那时候真心觉得,这个狗的生活比我好多了。
展开剩余76%结果作文交上去后,老师找了我的父母谈话,还牵扯到校长和心理辅导老师,听说整个学校都传开了,说我写了一篇《亲儿子不如狗儿子》的作文。从那以后,我的父母变得对我更加关注,开始严格控制我接触的书籍,也不让我看一些不合适的内容了。
不过说这些并不是贬低动物,也不是想说人不如狗,只是随便想起了这段往事,觉得很有趣而已。
回到今天的话题,说到爱动物,养动物,其实是非常有爱心的事情。我自己也养了两只猫,对动物的喜爱并没有因为年纪增长而减少。说实话,有些人只是嘴上说说,可能没有真正去照顾动物的责任感,而像于谦老师这样的,真的是非常用心,他能养这么多动物,说明了他对它们的爱与关怀是多么真挚。每天这些动物的吃喝就需要不少花费,照料它们的工作人员也不少,显然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事业。
于谦老师自己说:“养动物会得到福报。”这一点我并不完全理解,可能这涉及到一些宗教或哲学层面的东西。佛教中提到“众生平等”,强调对所有生灵的慈悲与关怀,或许这种温暖的循环最终会以一种难以言表的方式回报给养动物的人。而在于谦老师的小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和谐而美好,彼此给予温暖,生命的每一份相互滋养,仿佛就是一种幸福。
至于是否会因此得到所谓的“福报”,我并不敢妄言,但我相信,于谦老师的福报,早就在他出生那一刻开始了。于谦老师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曾是大港油田的总地质师,母亲则是油田管理局的副主任。小时候他寄养在外祖母家,享受着五位小姨的宠爱,喜欢养鸟、钓鱼、斗蛐蛐——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性格和兴趣打下了基础。
即便在进入戏校学习相声时,他也曾因为一副“死羊眼”的面容遭遇批评,但他从来不气馁,反而通过“玩”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他跑龙套、演小品,甚至主持节目,尽管在那个时期并不被重视,但这十年“浪荡不羁”的经历,磨砺了他的演技,为后来在影视圈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于谦老师不仅在相声界成就斐然,还拓展了自己的事业版图。2004年,他加入德云社,与郭德纲成为搭档,二人默契十足,创下了许多经典。即使在舞台上,他也甘愿做绿叶,捧场、衬托其他人,但这些年里,他的名字依然被大家熟知,名利双收。
他还涉足了多个行业,包括餐饮、马术培训、甚至推出了自己的白酒品牌“谦酒”。有网友笑称,他的副业收入已经超过了相声本业,他的影响力也早已超越了舞台本身。
另外,于谦老师的家庭生活也是充满福报的。他与小自己十岁的妻子白慧明恩爱如初,两人相识二十多年,生活幸福美满。虽然对妻子宠爱有加,但对孩子的教育却极其严厉。他为孩子设立了很多规则,帮助他们在正确的轨道上成长。他的儿子在七岁时首次参赛就获奖,证明了他的教育方式的成功。而他的大儿子于梓杰更是在2024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拿到了18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堪称“拼爹不如拼教子”的典范。
于谦老师的人生真的是“事业、爱情、亲情、友情”四全其美。他有一群“京圈老友”,包括马未都、吴京、胡军等,这些人组成的朋友圈也显得特别“豪华”。当时吴京在拍摄《老师·好》时,特意客串了其中的角色,而马未都也表示,吴京与于谦是互称兄弟的好朋友。在他们的生活中,朋友总是相互扶持,困境时也有人挺身而出。
在60亩的动物乐园里,虽然每年花费巨大,但这里却成为了他心灵的疗愈之地。他通过养马、赛马等活动,获得了不少的乐趣与成就,也从中领悟到了更多与自然、与生命共处的智慧。
他主演的电影《老师·好》也带给了大家正能量,传递了“平凡奉献即伟大”的价值观。无论是事业、家庭,还是朋友、爱情,所有的这些都充满了福报。
于谦老师的生活,真的是无比丰富和精彩。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和一群真心的朋友,培养出出色的孩子,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体现着他的幸福与成就。这样的生活剧本,简直可以拍成电影。如果有机会看到他的自传电影,我一定会捧场!
发布于:江西省汇盈策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