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而来,中美之间的会晤刚刚结束,印度也随即表示将直飞北京,与中方进行“握手言和”的沟通。
在7月11日,中方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进行会谈之后,印度感受到了进一步互动的必要性。根据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印度外长苏杰生计划在本周末飞往北京进行非凡的访问,这也是自2020年两国因边境冲突而关系紧张以来,印度时隔近五年再次访华。
知情人士透露,苏杰生将与王毅举行双边会谈,进而前往天津,出席预定于7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在这一重要的外交行程中,尽管印度官方并未明确此行的主要目的,但若结合目前的国际形势进行合理分析,印度此次访华显然将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
展开剩余69%首先,印度正在积极调整其外交策略。随着印巴冲突的结束,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受到了一定影响。特别是特朗普的态度日益冷淡,令印度在G7峰会中也遭遇了不少冷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被迫采取务实的外交策略,旨在打破与中方之间的僵局,并推动双边合作的落实。
其次,印度国内的经济挑战也占据了此行的重要议题。自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以来,印度经济承受了明显压力。尽管美印之间经过多轮磋商,并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积极寻求与印度达成一项临时贸易协议,可能将关税税率降至20%以下,以便提升印度在亚洲国家中的竞争力,但特朗普政府并未明确是否在农业和乳制品等印度关注的领域做出让步。如果美国在这些领域依然固执,那么即使启动了关税减让,印度也未必会愿意签订这项所谓的贸易协议。因此,印度亟需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而中国作为全球数大经济体之一,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正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
因此,莫迪决心让苏杰生迅速飞往北京,与中方展开深入讨论。毕竟,若美国的关税谈判不顺,印度至少还能通过与中方的接触,找到一条可寻的退路,继续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最后,稀土问题依然是此次访华的重要考量。最近,美国彭博社报道称,印度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发出了警告,表示印度的稀土资源已面临短缺。如果印度政府不尽快与中方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印度的汽车产业或将陷入崩溃的边缘。虽然中国并未完全中断对印度的稀土出口,但考虑到印度庞大的汽车行业,其实际需求恐怕远超目前的进口量。因此,面对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强烈呼吁,莫迪政府不得不迅速启程,与中方洽谈稀土出口问题,以期中方能够放宽相关出口管制。
然而,作为战略资源的稀土,中方对其管控自然基于国家安全和自身利益等多重考量,并且这一管理措施也符合国际规则。因此,即便莫迪政府急于求成,该遵循的程序依旧必须按部就班地履行。
综合来看,印度此次访华的目的主要是为修复在边境冲突后遭受损害的双边关系,同时与中方探讨合作与稀土出口问题。如果印度确实真心实意地寻求与中方对话,那么中印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未来,基于此次主动的外交行动,中印两国的贸易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入发展。
发布于:天津市汇盈策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