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勐阿镇南朗河村委会传来阵阵悠扬旋律,拉祜族乐队——扎娜拉组合(拉祜语“阿哥阿妹组合”)正弹着小三弦、打着手鼓,唱着用拉祜族民歌编写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唱》,吸引村民们围坐聆听。7名身着民族服饰的青年男女和声清亮,歌词中“乡村美、产业兴”的质朴表达,让台下掌声此起彼伏。
作为勐阿镇基层文化“轻骑兵”,扎娜拉组合的7名成员均来自南朗河村。自2018年成立以来,他们走遍全镇12个村寨,把《拉祜族祝酒歌》《美丽的拉祜姑娘》等20余首原创歌曲唱进田间地头,更将流行摇滚元素融入《葫芦升藤开白花》等作品,让古老民谣焕发新生。他们的原创作品《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唱》更是在勐海县439个应急广播播放点循环播放40000余次,朗朗上口的曲调,通俗易懂的歌词,让党的好政策在基层各个角落传唱。
展开剩余71%乐队成员赵云发说:“我们用拉祜语把党的政策编成歌,让老乡们听得懂、记得住,连小孩都能哼上几句。”乐队会根据党的政策和群众需求创作和编排曲目,让文化服务更加精准、更接地气。
除此之外,扎娜拉组合还积极参与公益性演出,常年活跃在省、州、县等各级各类节庆、竞赛等文化活动中,在勐阿镇开展免费走村、进学校开展非遗文化培训活动,用音乐歌唱祖国、描绘基层新貌。
在勐混镇,同样有两支傣族本土乐队,正用音乐为乡村文化注入新活力。他们是“沾巴傣”乐队和“酒糟”乐队。
“沾巴傣”乐队成立于2012年2月,由4名成员组成,擅长将傣族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创作了《爱上曼召姑娘》《想念父母》等脍炙人口的歌曲。“酒糟”乐队则成立于2017年3月,由5名成员组成,风格偏向摇滚和流行,代表作《是上帝让我遇见你》《放下》等深受年轻人喜爱。两支乐队每年演出均超过30场次,在泼水节、乡村庆典等各类文化活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流行、摇滚、抒情……丰富的音乐形式满足了基层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偏好,为基层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沾巴傣”乐队主唱岩应拉告诉记者:“我们会在歌曲中融入傣族历史、风俗等元素,通过音乐向年轻一代传递本土文化,增强大家的文化归属感。”
乐队的出现,让来自不同村寨的村民以“音乐”为媒欢聚一堂,久而久之便打破了村民之间的隔阂,为不同背景、年龄的人们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在熟悉的节日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扎娜拉组合、“沾巴傣”乐队和“酒糟”乐队的成员都来自基层,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他们能够汲取创作灵感,将基层的故事、情感融入音乐创作,推动基层文化内容创新发展,无论是什么场合,他们的音乐总能引起共鸣,成为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直唱下去,让更多人听到勐海的声音、听到边疆群众的声音。”这是乐队成员们的心声,也是他们坚持做乐队的动力。他们用音乐点亮了乡村的文化生活,展现了基层文化队伍的蓬勃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的文化动力。
文:胡珊珊
图:勐海县融媒体中心
融媒矩阵:
发布于:北京市汇盈策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